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肛头痒痛

肛头痒痛

证名。又称肛门痒痛。指肛门作痒或痛。多因大肠湿热风邪流注或因虫扰所致。《类证治裁·脱肛》:“肛头痒,朴硝煎汤熏洗。”又:“肛头痒痛,风湿火兼病也。大肠受湿,流注肛头,则作痒,秦艽羌活汤;得风与湿热,则生虫而痒,神应黑玉丹、萹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洗;若虫蚀其肛,则上唇有疮,化丸;大肠有火,则肛门作痛,七圣丸秦艽白术丸;甚或便燥,肠头努出,下血当归郁李仁汤。”本证可见于肛管疾病、蛲虫病等。参见谷道痒、肛门痒痛等条。

猜你喜欢

  • 延寿果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 鼻通

    经外奇穴别名。见《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即上迎香。见该条。

  • 施政卿

    【介绍】:见施发条。

  • 兰止庵

    【介绍】:见兰茂条。

  • 声碎

    病证名。系指声音嘶哑,肺主气,声由气而发,若肾阴虚亏而虚火上灼肺金,则肺伤而声碎。《红炉点雪》卷二:“若夫水亏火炎,金伤声碎者。则犹钟磬击损……。”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参见喑、金破不鸣

  • 下合治六腑

    针灸治疗法则。同合治内腑。即六腑的疾病,可用该经的下合穴治疗。详下合穴条。

  • 火性炎上

    借用五行学说中阐述火焰上炎的现象以比喻火邪致病时其病变有向上趋向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如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阴虚

  • 悗(mán 蛮)

    烦闷、惑乱。《灵枢·五乱》:“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脾胃论》:“心乱而烦,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

  • 足上廉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

  • 全国中草药汇编

    书名。《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分上、下二册,共收中草药2200种左右,各药均按名称、来源、形态、生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顺序编写,并附以墨线或彩色图。全书内容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