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隋·全元起《内经训解》。即《灵兰秘典论》。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蚕豆茎,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撰《守论纂要》10卷,佚。
指纹色黄白,多属伤脾、疳积(见《医学入门·察脉》)。
即沥浆生。清·亟斋居士《胎产问答》:“沥浆生,又名沥胞生。”详沥浆生条。
①指先泻后补的补泻方法。《神应经》:“……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②指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补泻方法。《针灸大成》:“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而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他杂质。
厥证之一。指突然头晕仆倒,神志迷糊,肢冷的病证。《古今医案按·厥》:“今人所谓厥者,乃晕厥耳,亦兼手足逆冷,而其重在神昏若死也。”参见厥证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即丝瓜络,详该条。
证名。又作昏运。指头脑昏沉眩晕感觉。亦有指眩晕之常发于黄昏者。多因阴虚所致。《证治汇补·眩晕》:“日晡眩晕,得卧少可,谓之昏晕,此阴虚也。”详阴虚眩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