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医方药学》。为五谷虫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亦称紫硇砂,为硇砂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治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下,指下部如腹部、二阴等部位;引,引导、通利;竭,祛除。指病邪在下的病证用泻法、利法等疏导,使病邪从下而出。如阳明腑实用承气汤,太阳蓄水证用五苓散之类。
证名。即呃逆。《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详呃逆条。
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故名。《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闭。详该条。
见佛教经《四分律》。指月经,详该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身痒。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