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心痛

胃心痛

证名。厥心痛之一。因胃病而邪上乘心所致。《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胃心痛者,腹胀满,不下食,食则不消。”《张氏医通·诸痛门》:“胃心痛者,多由停滞。……滞则通之。”《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腹胀胸满,胃脘心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胃心痛也。宜草豆蔻丸清热解郁汤。”参见厥心痛、心痛条。

猜你喜欢

  • 萨里弥实

    【介绍】:见沙图穆苏条。

  • 背腧

    《灵枢经》篇名。本文以定背部五脏腧穴的部位为主,故名。内容说明背部一些特定经穴大杼、膈俞、和肺、心、肝、脾、肾等五脏俞穴的位置,指出这些穴位只能用浅刺法和灸法,不能深刺,否则有伤及内脏的危险。

  • 足少阴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下三寸中(按:《黄帝内经太素》“三寸”作“二寸”);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张景岳注:“内踝下上三寸中为踝下一寸,照海也,踝上二寸,复留、交信也。

  • 申姜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 王士雄

    【生卒】:1808~1866?【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孟英。浙江钱塘人,曾迁居杭州、上海。曾祖王学权精于医学。少年时家贫,当过盐行会计,边钻研医学。对温病的证治和理论有独到见解,为我国近代较有影响的

  • 兰室秘藏

    综合性医书。3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33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

  • 巅顶骨

    骨名。又名天灵盖。详该条。

  • 淋泉

    经外奇穴名。《针灸集成》:“石淋……又方,以禾稈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样,一端桉尾穷骨端向上,稈尽脊上点记;将其桉中摺,墨记,横着于脊点,左右稈两端尽处,三七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等列作奇穴,名淋

  • 昏迷

    证名。①指神昏不省人事,或神识迷糊的症象。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又名神昏。多由邪阻清窍,神明被蒙所致。可见于伤寒、温病及中风、厥证、癫痫等多种疾病。不论外感、内伤,凡见此证,均属重症。治应审因论

  • 胃热

    指热邪犯胃,或过食煎炒炙煿以致胃中燥热的病症,症见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若胃热化火,则见口腔糜烂、牙龈肿痛等。治疗初宜清胃泻火,后宜滋养胃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