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羊水。戴武承《女科指南集》:“养胎之水谓之胎浆。”
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热篇》:“七椎下间主肾热。”
【介绍】:唐代道家。知医,善摄生,撰有《摄生录》3卷,已佚。
见《世医得效方》。为木芙蓉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灵枢·肠胃》。消化道的一部分。有小肠、大肠之分。参见各该条。
见医学举要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即大肠经实热。《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肠满,善喘咳,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名曰大肠实热也。”治宜苦寒攻下。
病证名。系指耳聋不聪之谓也。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至聋聩”。治宜补益肾气、滋养气血。
【介绍】:明代官吏。字邦宪。福建福清人。进士出身,曾任副都御史等官职。与通州(四川)医官孙宇合编有《经验良方》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