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外邪袭肺所致的气短不能相续。多因六淫之邪侵袭肌表,继则郁结于里,致气道受阻,呼吸不能接续。《症因脉治》卷二:“外感短气之症,身发寒热,呼吸不利,短息出入,似喘而不急促,此外邪壅滞之症也。”如
【介绍】:北宋医家。字和甫。对于医理有较深的研究,撰有《养生必用方》(又名《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或《初虞世方》)一书,受到医家的重视。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参见九科条、十三科条。
病名。指颊车骨脱臼。俗名吊下巴。《重楼玉钥》卷上:“此症或因酒后,或偶大笑,或大呵欠致脱落下颏不得合架,口大开而不能咀嚼。虽属上热下虚,实由气血有亏,以致胲筋弛而不收。”治宜以手法复位并用布兜其下颏,
详清心条。
书名。清·虞庠辑,王庭俊增注。3卷。刊于1867年。本书节录《类经》原文,并增以简要注释。因系节录,内容不够完备,虞氏注文亦较简略。
经脉名称之一。包括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与太阳经互为表里。《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阴之前,名曰阳明。”本经多血多气,阳气最盛,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发展。《素问·至真要大论》:“两阳合明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露兜竻花之别名,详该条。
名词。出《混俗颐生录·户内消息·禁忌消息》。指阴毛。
出《瀛崖胜览》。即冬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