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马尾连之别名,详该条。
骨之呈长柱状者。如股骨、胫骨等。多中空如管,充藏骨髓。
指五脏宜用苦剂,六府宜用辛剂。《儒门事亲》卷十四:“……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联系临床实际,这种说法有一定指导意义。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同胫毛。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通光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夜光丸第二方,见夜光丸条。
见哑门条。
见中西医粹条。
病名。指疔之一。出《疡医准绳》卷二。又名蛇眼疔,天蛇毒、调疽。生于手指尖,形似蛇头,故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强调:蛇头疔发自指端筋骨、根深毒重,天蛇毒发自指端肌肉、其毒稍轻。即脓性指头炎。证治见指疔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黄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