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正骨手法。即落枕的治疗方法。见《接骨全书》:“失枕有卧而失,有一时之误失。使其低处坐定,一手拔其首,一手拔其下颏,缓缓伸直也。”
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其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经上肢伸侧走向头部。《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见订正金匮要略注条。
出《本草纲目》。为紫河车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常见于小儿。多由胎毒未净,肝胆不清,脾经湿热所致。症见耳上生疮,时发时止,或随月盈则剧,月亏则轻(《外科大成》卷三)。治宜解毒清热。方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黄连温胆
经别六合之一。出《灵枢·经别》。指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相合而言。参见六合条。
针灸体位名。详卧位条。
证名。指眼部畏惧风寒。《素问·风论》:“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