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虚心汗

血虚心汗

证名。指心胸部独见汗出。多因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所致。《医钞类编》卷八:“血虚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此病在心,宜养心血。獖猪心一个,破开带血,入人参当归二两缝之,煮熟去药,只吃猪心,仍以艾汤调茯神末服之。”亦可用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等方。

猜你喜欢

  • 一炷香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毛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 薛立斋

    【介绍】:见薛己条。

  • 阮叔文

    【介绍】:见阮炳条。

  • 诸葛草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 皮肤否肿

    证名。否,通痞。指皮肤因寒邪凝聚、气血痞塞而引起的肿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胜,凝溧且至,……皮肤否肿,腹满食减。”参见水肿、肤胀、鼓胀等条。

  • 暴淋

    病名。指淋症突然发作病情较重者。《医学入门·淋》:“热淋暴淋痛甚,八正散或五苓散合败毒散,加味石膏汤。”参见淋、热淋条。

  • 马冠群

    【介绍】:见马良伯条。

  • 汪画山

    【介绍】:见汪祝尧条。

  • 骨痿的别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详骨痿条。

  • 开郁

    与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