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读过伤寒论

读过伤寒论

书名。陈伯坛撰。18卷,又“卷之首”2卷。初版于1929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能阐发经义,并批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及《伤寒论》读法,颇多新的体会;但作者对一些仲景方的注释以及所列图形,仍有主观片面的论述。建国后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三补枳术丸

    《古今医鉴》卷四方。白术(土炒)二两,陈皮(去白)、枳实(麸炒)、黄柏(盐炒)各一两,黄连(姜炒)、黄芩(酒炒)、茯苓、炒神曲,山楂肉、香附(醋炒)各五钱,贝母(去心)八钱,炒麦芽、炙甘草各三钱,砂仁

  • 金伤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金创。详该条。

  • 热气霍乱

    病名。见《病因脉治·霍乱》。即热霍乱。详该条。

  • 目胞

    人体部位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眼睑。详该条。

  • 喉关痈

    病名。系指痈发于喉关部者。多因肺胃蕴热,复感风热,邪毒痰火壅聚咽喉所致。症见喉核之上后方红肿疼痛,喉核常挤向前下,悬雍垂水肿,变形。讲话时口中如含物,常带鼻音。疼痛连及耳窍,咽肿如塞,吞咽困难,饮水时

  • 爬岩红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 毛窍血出

    证名。亦称脉溢。《医学入门》卷八:“毛窍血出,节次若血不出,皮膨胀如鼓,须臾眼鼻口被气胀合,此名脉溢。饮生姜汁、水各一二盏即安。”

  • 小儿痉病

    病证名,指小儿四肢痉挛的病证。清·吴鞠通《解儿难》分痉病为九大类,即寒痉、风温痉、温热痉、暑痉、湿痉、燥痉、内伤饮食痉、客忤痉、本脏自病痉。分详各条。

  • 湿热腰痛

    病名。腰痛之一。见《丹溪心法·腰痛》。因感受时令湿热,或因饮食厚味,内蕴湿热所致。《症因脉治》卷一:“湿热腰痛之症,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痠痛沉重。”并有腰间热,或肢节红肿,苔黄,脉数等。治宜

  • ①指正气。《素问·五常政大论》:“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见正气条。②指十二经脉之正经,以别于支络。《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③按一般规律进行的疾病过程。《素问·至真要大论》:“正者正治,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