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里热

猜你喜欢

  • 下管

    管,同脘。即下脘部。《灵枢·上膈》:“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

  • 青睛

    即黑睛。清·黄庭镜《目经大成》:“肝木风轮乃青睛。”详黑睛条。

  • 朝鲜参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别直参,详人参条。

  • 清空散

    《银海精微》卷下方。又名清空膏、青空膏。川芎五钱,柴胡七钱,炒黄连、防风、炙甘草、羌活各一两,黄芩(半炒,半酒制)三两五钱,栀子一两五钱。为细末,每服一钱,放热酒内,再入茶少许调如膏,临卧抹口内,温水

  • 纯阳之体

    为小儿生理特点之一。纯阳,含有小儿生长发育旺盛的意义。《颅囟经》:“三岁以内,呼为纯阳。”《小儿药证直诀》提出“小儿纯阳,无烦益火”。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亦谓:“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认为小儿体禀

  • 两焦

    指中焦上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 松郎头

    见《药材学》。为松节之别名,详该条。

  • 环肛漏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复杂性肛漏的一种。症为漏管环绕肛门,时流脓水,偶可见双层漏管,宜手术治疗。

  • 袖口疳

    病证名。疳疮的一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下疳生于阴茎,外皮肿胀包裹者。

  • 陈师文

    【介绍】:宋代医家。临安(今浙江临安)人。曾任尚书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等职。与裴宗元等人共同校正《和剂局方》而成《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用方剂,多为丸散剂型,便于应用,其中有些剂型,虽有温燥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