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
见喉科紫珍集条。
见喉科紫珍集条。
【介绍】:见俞震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即龟版,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即井疽。见该条。
【介绍】:见钱潢条。
促发灸疮和保护疮面的膏药。据《医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诀》载:以黄芩、黄连、白芷、金星草、乳香、淡竹叶、当归、薄荷、川芎、葱白各等分,用香油煎药去渣,再下铅粉熬成膏,专贴灸疮。日换1次。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目无甚大弊,但三处两处似膜非脂,从气轮(肺金)而蚀风轮(肝木),故曰流金凌木。状如胬肉攀睛,然色白而薄,位且不定。”类今之假性翼状胬肉。
经穴名,代号GB33。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千金要方》名关阳。《针灸大全》名足阳关。近称膝阳关。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另说在阳陵泉
病因或病证。详湿痰、痰湿阻肺条。
人体部位名。指足跟部。《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结于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