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匮要略简释

金匮要略简释

书名。秦伯未编著。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原整理本的编次,按病类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种,选录《金匮要略》原文分门别类,列举证治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猜你喜欢

  • 朱丹溪

    【介绍】:见朱震亨条。

  • 走火

    气功术语。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见偏差条。

  • 吴观善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字思贤。祖籍开封,后迁居杭州。世代为小儿医,观善医术更精。

  • 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I,《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时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 上牙床骨

    即上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上颌齿。

  • 大肠募

    见《千金要方》。即天枢。

  • 大泻泄

    病证名。即肾泄。《药症宜忌》:“肾泄,即五更及黎明泄泻者是也。亦名大泻泄。属命门真火不足。”详该条。

  • 小通花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 妊娠失音

    病证名。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或不能出声,称为妊娠失音。参见子喑条。

  • 法仁源

    即法征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