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见《陆川本草》。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即眼胎赤。见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即荷包花,详该条。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小便之后滴沥不尽的病症,多因肾虚膀胱冷所致。《圣济总录》卷九十二:“虚劳小便余沥者,肾气虚弱,而膀胱不利故也,膀胱不利,则气不能化,气不化,则水道不宣,故小便后有
病名。①哮证与喘证的合称。哮,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喘,主要指呼吸迫促。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哮常并见喘,而喘则未必见哮。《医学正传·哮喘》:“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详该条。
见《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腹结,见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