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手册》。为金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种新编条。
治法之一。治疗下焦湿热所致淋证的方法。症见少腹急满,小便深赤,溺时涩痛,淋沥不畅或癃闭不通等。常用方药有八正散、石苇散,及瞿麦、篇蓄、滑石、木通、车前草、石韦、茯苓、海金砂等。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暑疟痢等,迁延时日,抑遏邪气而致搐者。详搐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白术,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即缓疽。见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食疗剂型之一。指用食物药或中草药与米同煮成粥。适于病后、产后及慢性病的调理。常见如八宝粥、大枣粥等。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脐带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