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出《素问·疏五过论》。由于情志内伤,耗营伤精所致,症见形体消瘦,精神憔悴,饮食无味,畏寒,善惊,健忘,四肢痿废等。治宜益精养血,镇心安神。②《张氏医通·杂门》引陈毓仁《痈疽图形》所载“失营”,认为即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风池直上发际处。左为日角,右为月角。参见太阳条。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阳明经别,见该条。
【介绍】:见卢之颐条。
用渗湿利水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有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暑利湿、清热利湿、温肾利水等法。
书名。2卷。清·叶桂撰于十八世纪中期。本书对小儿的一些杂病如伏气、风温、夏热、厥逆、疳、胀、痧疹、惊等的辨证和方药作了简要的叙述。后经周学海补注增订,辑入《周氏医学丛书·二集》中。
【介绍】:元代医家。字可丹。宜丰(今属江西)人。撰有《本草歌括》(1295)一书。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见《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三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