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苦温药物祛除寒湿病邪的方法。临床用于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等中焦寒湿证候。常用厚朴、苍术、半夏、白蔻仁等。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腰痛之一。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因风热之邪侵袭肾经所致。症见腰痛强急,牵连脚膝,口渴便秘,脉洪数。治宜祛风清热。可用败毒散,或大、小柴胡汤等方。
推拿方法名。见《串雅·绪论》。即提痧。详该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如鱼脑髓,双脚疼痛,不能举动,乃下元虚冷更兼风邪所致。当行气行血。宜服苏风止痛汤(天麻、僵蚕、紫金皮、乌药、牛膝、独活、川芎、当归、乳香、南藤、补骨脂、生姜、葱白),酒
泛指素体虚、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参痼冷条。
《金匮要略》注本。3卷。清·李撰。刊于1682年。此书以《内经》理论为指导思想,参考《金匮》历代注家之说,结合个人心得,对《金匮》进行了全面注释。注文简明精当,说理清楚,许多地方颇有独到见解,对后世《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绝痧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