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隔子通

隔子通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荜拨散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方。荜拨、高良姜、细辛各一钱。水煎漱口。治跌打损伤,颧骨青肿,坚硬疼痛,牙车紧急,嚼物艰难,鼻孔出血,两唇掀翻。

  • 疫喉

    病名。凡由于感受时行疫疠之邪而引起的喉科急性传染病者为疫喉,包括白喉和疫喉痧两证。前者多发于秋、冬二季,后者多在春、冬二季发生。本病多见于小儿,成人较少,病情较重,变化迅速,对健康威胁极大,故除积极给

  • 白桃树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丝棉木之别名,详该条。

  • 血虚心汗

    证名。指心胸部独见汗出。多因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所致。《医钞类编》卷八:“血虚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此病在心,宜养心血。獖猪心一个,破开带血,入人参、当归二两缝之,煮熟去药,只

  • 姚应凤

    【介绍】:明代医生。字健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外科医术闻名,长于外科刮治手术。曾任太医院院判,卒年七十七岁。

  • 肺邪胁痛

    证名。见《症因脉治·胁痛论》。指肺受病邪所引起的胁痛。多因寒邪袭肺,水饮内停,或邪热灼肺,肺络受伤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多痰,胁肋刺痛,或咳引胁痛。属寒者,常兼见咳吐稀涎痰沫,身热不高或无热,脉

  • 医经小学

    综合性医书。6卷。明·刘纯撰。刊于1388年。作者参阅上自《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下迄刘河间、张洁古、朱震亨等诸家学说,集其精要,并以韵语等形式编纂而成。全书分述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

  • 疔毒

    出《保婴撮要》卷十二。即疔疮。见该条。

  • 杨天惠

    【生卒】:1048~1118【介绍】:宋代文人。郫县(今四川郫县)人。著《附子传》,对附子的栽培及医疗作用论述较详。

  • 夺精

    即精气严重耗损。表现精神萎靡,耳聋,视物不明,脉极迟或极数等证候。《难经·十四难》:“(脉)一呼……四至曰夺精;……再呼一至曰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