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50。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下动、静脉后支。主治胃脘痛,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丁(疔)肿,灸掌后横纹后指,男左女右,七壮即差,已用得效。丁肿灸法虽多,然此一法甚验,出于意表也。”《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手掌后臂间穴。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等则名
①骨名。又名胯骨、跨骨、骻骨、髁骨、。解剖学同名骨。左右髋骨与骶骨通过韧带形成一个完整的骨性环,即骨盆。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所组成。②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定位在“梁丘两傍各五寸。”
病名。见《黄氏喉科集学心竟》卷三。脚根喉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与生平不详。撰有《简验方》1卷,已佚。
见《四川中药志》。为龟板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胆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龙骨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秫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