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①指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素问·风论》:“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奇效良方》治风中于肝,用射干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若肝藏气虚,不能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大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798~1862【介绍】:清代医家。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江苏无锡人。学医于舅父高锦庭,钻研各家医书,先以疡科闻名,后又专门内科,善于化裁古方,医理主要宗张仲景。撰述医书有《西溪书屋夜话录
病证名。又名冷涎呕吐。指泛吐痰涎,遇冷即发的病症。《证治要诀·诸嗽门》:“又有中脘伏痰,遇冷即发,俗谓之冷痫。”见冷涎呕吐条。
少阴为二阴,阳明为二阳。《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肢。”王冰注:“二阴谓手少阴心之脉也,二阳亦胃脉也,心胃合病,邪上下并,故内伤脾,外伤肺也。”
旁行的经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选穴法的一种。指选用的穴位与病痛或手术部位属于同一或邻近的脊髓节段所支配。如颅脑手术取颧髎,甲状腺手术取扶突等是。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同微针,见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奶旁。见该条。
【生卒】:约1890~?【介绍】:字文虎。湖南郴县人。幼从经学家善化皮鹿门习儒,清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入京殿试,授职京曹,分发学部。辛亥革命后历任教育部秘书、司长。其祖丹皆、叔宜诚,均精医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