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霞道人
【介绍】:
见韩懋条。
【介绍】:
见韩懋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血崩。详该条。
即差经。详该条。
见《生草药手册》。即樟树皮,详该条。
古代关于针灸取穴方法的一种学说。它认为人体的气血在经脉中循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盛衰开阖的不同;因而主张以十二经的五输穴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变易,来决定某天某时治病应取的穴位。这种学说从总
出《药性论》。即刺蒺藜,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金癞将愈,余毒难消,蠹存肺脏,致全身皮肤艾白斑驳如癣。相当于结核型麻风晚期。
【介绍】:见陈士铎条。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指治疗骨痹的针刺方法。其法进针后稍许摇动针柄,逐渐深入至骨所,然后短促提插。故名短刺。
见《南方草木状》。为睡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故名。即体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