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草药手册》,为土儿之别名。②见《江西草药》,为金果榄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①指兼见阴症的痫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病先身冷,不惊瘈,不啼唤,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痫。”《杂病源流犀烛·诸癎源流》:“阴痫亦本痰热,缘医用寒药太过,损伤脾胃,变而成阴。宜用温补燥湿药。”
出《温热论》。治疗温病胃燥津伤的方法。温热病挟浊邪传入气分,浊邪不化,而热伤气津,舌苔虽白厚而干燥,是胃中津液损伤之象,治宜先养津,后化浊。养津用麦冬、玄参、荸荠汁、鲜芦根等清润药,再加甘草以守护中气
见《金匮要略》。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见该条。
又称脉极。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详脉极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对节树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尤怡条。
解剖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眼胞、睑、胞睑、睑胞、睥、目胞、睑皮、眼皮。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为眼的最外部分,分上睑、下睑。《银海精微》卷上:“胞者,上胞也。睑者,下睑也”。故称上胞、下睑。眼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