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针灸大全》作天鼎别名,见该条。
病证名。指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普济本事方》卷三:“肺感风寒作嗽,紫苏散。”《仁术便览》卷二:“风寒咳嗽,肺气喘急。”方用五拗汤。《证治准绳·杂病》:“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用金沸草散;咳嗽声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液耗损的病机。如肺胃津液受伤,则出现皮肤干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虚数。若伤及肝肾之阴,则出现暮热早凉、口干舌燥、手足颤动、心悸神疲、耳鸣
渴之俗称。详渴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络脉,见该条。
指足太阳筋的支筋,网维于目上胞。《灵枢·经筋》:“太阳为目上网。”
重复或累积。《素问·生气通天论》:“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见《四川中药志》。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