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灵枢·百病始生》。指胸腹内积块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的一类疾患。《难经·五十五难》:“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并有五积之分。心积名伏梁,肝积名肥
见汇刊经验方条。
灾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眚时至。”
书名。清·张琦撰。10卷。成书于1829年。本书根据王冰注本的《素问》篇次,逐篇对原文重予校勘注释。黄元御《素灵微蕴》、章合节《素问阙疑》二书。指出错简脱衍者不下数百条,其校文以意定为多,间引《甲乙》
病名。①走马牙疳的另一名称,《普济方》卷六十七:“夫急疳者,其候唇勿变青白,断肿满,脓血俱出,朽烂疼痛。颊边有赤白色,或有黑晕,即须针却恶心,不然烙之。若不早疗,死于旬日,故名急疳也。”②出《婴童百问
肝、心、脾、肺、肾五脏与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合称十一脏腑。见《侣山堂类辨》:“十一脏腑,应天之六津五音。”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竹节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指气喘时出现鼻翼煽动、胸膺高挺的症状。常见于严重的呼吸困难疾患。参见息高、张口抬肩条。
【介绍】:宋代医生。据记载一患者因麻风病常吃蛇肉,引致吞食即吐的病症。任度以芒硝、大黄等为之治愈。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小儿方》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