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类型,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其外貌特征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性格特征为“有才,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体质和发病特点为“能(耐)春夏不能(耐)秋冬
病名。即佛顶疽。见顶门痈条。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身重痧,痧症初发,势虽凶暴,未必身重,若饮热汤热酒,痧毒即阻塞经络血肉之间,遍身重痛,不能转侧,或呕吐腹胀,脉伏。放痧之后,治先消瘀解毒。宜三十五号家人方。如痧
证名。出《外科正宗》。即五损。见该条。
异痘之一。指痘出蒙头满面。属痘疮火毒共积于头部所致。治宜疏解,用松肌通圣散(《医宗金鉴》:荆芥、羌活、牛蒡、防风、紫草、红花、青皮、当归、赤芍、紫花地丁、蜂房、山楂、木通)。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清魂汤,见该条。
《辨证录》卷七方。柞木枝、栀子、桑白皮、茯苓各三钱,白芍药一两,竹叶一百片,泽泻二钱。水煎服。治酒疸,心中时时懊憹,热不能食,尝欲呕吐,胸腹作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触冒寒气而为病,谓之伤寒。产妇血气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动,为寒所伤,则啬啬恶寒,翕翕微热,数日乃歇,重者头及骨节皆痛,七、八日乃瘥也。”因产后气血大虚,卫外不固,
一种练功的方法,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交叉于胸前,缓缓向两侧分开,肘部微屈,四指并拢,两臂同时用力上下劈动。
【介绍】:参见刘继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