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医官职称。专门掌管检查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的官吏,官阶从五品。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即舌謇。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肾囊风。详该条。
即髃骨。详髃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络石藤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血从口鼻涌溢而出。多因热盛迫血妄行,或血脉脏器受损所致。《杂病广要·诸血病》:“口鼻出血,是肺胃上脘有损破。”《世医得效方·失血》:“口鼻出血不止,名脑衄。”本症可见于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扩张
病名。①即直肠泻。见《杂病广要·泄泻》:“日夜频并,饭食直过者,名曰刮肠。又《灵枢》所谓洞泄,《仓公传》迵风,皆此证也。”详见直肠泻条。②指粪便排出粘稠物。因似从肠中刮出,故名。《证治要诀》卷二:“又
即第三磨牙。详真牙条。
是治疗出血证的方法。出血的原因多种,治疗上可分清热止血、祛瘀止血、补气止血等。详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