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双飞蝴蝶

双飞蝴蝶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飞蝴蝶

药材名称双飞蝴蝶

拼音Shuānɡ Fēi Hú Dié

别名须参、七层楼、土细辛、一见香

来源萝藦娃儿藤属植物双飞蝴蝶Tylophora floribunda Miq.,以入药。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通经散瘀。用于小儿惊风,白喉,支气管炎,月经不调,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双飞蝴蝶

药材名称双飞蝴蝶

拼音Shuānɡ Fēi Hú Dié

别名蝴蝶草、鹞子草(《南宁市药物志》),蝴蝶风(《广西中药志》)。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蝙蝠全草。夏、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直立草本。茎纤细,高50~90厘米,上部有细绒毛。叶互生,通常为3小叶,有时仅1小叶;小叶半月形、菱形或蝶形,长1~1.5厘米,宽6~10厘米,先端阔凹状,墓部宽楔形,侧脉3~4条,中肋在顶端延伸成小刺尖;两侧小叶较小,斜倒三角形,先端截形,有小刺尖。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9~18厘米,有时组成圆锥花序;花梗有短柔毛,较萼短;萼阔钟状,花后膨大,萼齿5枚,卵状披针形;花冠蝶形,不伸出萼外,旗瓣宽阔,龙骨瓣钝;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细圆柱形,花柱丝状,柱头头状。荚果4~5节,折叠藏于宿存的萼筒内,每节有种子1颗。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分布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微辛,平,无毒。"

②《广西中药志》:"辛,凉。"

功能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舒筋活络,调经去瘀。浸酒服能强壮筋骨;煎水服治倒经。叶:外敷治跌打,接骨。"

②《广西中药志》:"活血祛风,散瘀消肿,止痛,解蛇毒。治跌打,风湿骨痛,蛇毒,痈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双飞蝴蝶

药材名称双飞蝴蝶

拼音Shuānɡ Fēi Hú Dié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Christia

别名蝴蝶草、鹞子草、蝴蝶风、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蝙蝠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istia vespertilionis(L.f.) Bahn.f.[Hedysarum vespertilionis L.f.;Lourea vespertilionis(L.)Des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扎成把晒干。

原形态蝙蝠草 直立草本,长15-45cm。常由基部开始分枝,茎纤细,上部稍被微毛。叶互生,小叶通常为3,有时1片,顶生小叶较大,叶片菱形或长菱形,宽为长的4-6倍,长8-15mm,宽5-9cm,先端近截平而微凹状,基部阔楔形,有3-4条侧脉,侧生小叶较小,叶片倒心形,不对称,长8-15mm,宽15-20mm,先端截形,有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短柔毛,侧脉3-4对。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15cm;花梗极短,花后增长至3-4mm,花稀疏;花萼杯状,萼片5,有柔毛,花后增大,长达8-12mm,有极明显的网脉;花冠蝶形,不伸出萼外;雄蕊10,二体;子房长圆形,花柱内弯,线形。荚果有4-5个节,每节有种子1颗。花期3-5月,果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旷野草丛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甘微辛;平;无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蛾,肺热咳嗽,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南宁市药物志》:舒筋活络,调经去瘀。浸酒服能强壮筋骨;煎水服治倒经。叶:外敷治跌打,接骨。

2.《广西中药志》:活血祛风,散瘀消肿,止痛,解蛇毒。治跌打,风湿骨痛,蛇毒,痈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麂肉

    《中药大辞典》:麂肉药材名称麂肉拼音Jǐ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鹿科动物小麂的肉。原形态小麂,又名:黄麂,黄猄。形小,肩高约40厘米,体长70~80厘米,尾长可达12厘米,脸部较短而宽

  • 鸡嗉子根

    药材名称鸡嗉子根拼音Jī Sù Zǐ Gēn英文名Dendrobenthamiacapitata(Wall.)Hutch.别名野荔枝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头状四照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

  • 白常山

    《中药大辞典》:白常山药材名称白常山拼音Bái Chánɡ Shān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8~10月采挖,晒干。原形态①玉叶金花又名:

  • 千打锤

    《中药大辞典》:千打锤药材名称千打锤拼音Qiān Dá Chuí别名铁线树(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耙齿钩(《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樟科植

  • 黄栎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栎药材名称黄栎拼音Huánɡ Lì别名黄栗树、黄椆来源壳斗科黄栎Quercus delavayi Franch.,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

  • 南瓜花

    《中药大辞典》:南瓜花药材名称南瓜花拼音Nán Guā Huā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花,6~7月开花时采集。性味《分类草药性》:"性凉。"功能主治清湿热

  • 矮子常山

    药材名称矮子常山拼音ǎi Zi Chánɡ Shān别名木质山海螺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小叶石梓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melina delauayana P.Dop[G.montana W

  • 大花糙苏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花糙苏药材名称大花糙苏别名老鼠刺来源唇形科大花糙苏Phlomis megalantha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四川。性味苦、微辛,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

  • 梅花刺果

    《中药大辞典》:梅花刺果药材名称梅花刺果拼音Méi Huā Cì Guǒ别名打油果(《贵阳民间药草》),打枪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果实。夏、秋

  • 黄柏

    《中国药典》:黄柏药材名称黄柏拼音Huánɡ Bò英文名CORTEX PHELLODENDRI别名黄檗、元柏、檗木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