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俞应泰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①《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结喉痈发项前中,肝肺积热塞喉凶,脓成若不急速刺,溃穿咽喉何以生。”指痈生于颈前正中,结喉之上,颏以下者。症见红肿灼痛,前颈肿胀,甚则肿塞
出《肘后备急方》。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见补阳还五汤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梧桐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即当归补血汤第一方,见当归补血汤条。
也称汤头。即内服煎剂为主的药方。见汤头条。
指急性热病传至阳明腑实阶段的三种急下证。即《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
【介绍】:明代医家。字存桔。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对伤寒学有一定研究,著有《伤寒补天石》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