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术语。始见于《灵枢·病传篇》:“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参见导引及行气条。
即隔饼灸,见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狼尾巴草之别名,详该条。
心的下方,通常专指胃脘部。《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否痛。”
证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溺血、尿血。详尿血条。
六阳律与六阴律的合称。参六律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指妇女于月经期间呕吐蛔虫。王伯龙《养儿宝》:“经来寒热,四肢厥冷,大汗不止,呕吐蛔虫。宜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即舌肿。详该条。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