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的别称。见《灵枢·经脉》。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锦地罗之别名,详该条。
出《古今药物别名考》。为砂仁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竹林霄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中气下陷。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指素有湿热郁结、复冒外寒所致的吐酸症。症见发热,呕吐酸水,甚则酸水浸渍胃脘,不胜苦楚,吐出酸水令牙关酸涩不能合,脉多带弦。属本热标寒之症,不宜骤进苦寒,而当辛散。脉弦数者,
见伤寒六书条。
出《神农本草经》。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如绿豆杀巴豆毒。
验方著作。元·沙图穆苏撰。15卷。约刊于1326年。本书分为诸风、心气痛、疝气、积滞、痰饮、喘嗽、羡补、头面、口眼耳鼻、发齿、咽喉、杂治、疮肿、妇女、小儿共15门,计310余方。均选自各家方书及采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