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腋痈,见该条。
见《药材学》。为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刺热篇》。①泛指一切外感热性病,意同广义的伤寒。《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参见伤寒、温病条。②指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热病,有温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耳鸣的一种。《诸病源候论·耳鸣候》:“此为血气虚损,宗脉不足,病苦耳鸣嘈嘈。”《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耳鸣脉数,黑瘦人属血虚。”治宜养血调肝,如四物汤加减。参见耳鸣条。
指膝部。膝为诸筋会集之处,是筋会阳陵泉穴之所在,故名。《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女萎之别名。②见《药材学》。为关木通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即哑瘴喉风。详该条。
臀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