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肠移热于胃

大肠移热于胃

食亦的病理之一。《素问·气厥论》:“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王冰注:“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热消水谷,又铄肌肉,故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者,谓食入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

猜你喜欢

  • 白青

    出《神农本草经》。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 四肢拘挛

    证名。感受风邪而致的四肢拘挛症状。《太平圣惠方》:“夫小儿肌肉嫩弱,易于伤风。风冷中于肌腠,入于经络,搏于筋脉,筋脉得冷则急,故四肢拘挛也。”治宜温经疏风之剂。

  • 翁仲仁

    【介绍】:明代医家。字嘉德。信州路(今江西上饶)人。以小儿科闻名。著有《痘疹心法》(已佚)、《痘疹金镜录》等书。

  • 涵虚子

    【介绍】:见朱权条。

  • 白癣痹

    喉科病名。多由风邪犯肺,肺气闭郁致喉内色暗红而出现白点者。《喉科种福》卷五:“喉内红色暗而不鲜,于暗红色中,现出白点,疼痛而痒。服广笔牛子汤(生地、牛子、元参、射干、连翘、花粉、甘草、僵蚕、浙贝)”加

  • 喉道

    解剖部位名。见《外科正宗》卷二:“喉痛……其患虽肿而咽门半塞半开;其病虽凶而喉道又宽又肿,此皆标准,虽重无妨……。”即咽喉。详该条。

  • 正静定

    养生术语。指调节精神思维活动,要端正神形,安静意识活动,稳定全身各部。《管子·内业》:“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秽,能正能静,然后能定。”

  • 赵处仁

    【介绍】:见赵道震条。

  • 神灯照法

    熏法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一。其法用朱砂、雄黄、血竭、没药各三钱,麝香四分,共为细末。每用三分,绵纸裹药搓捻,长七寸,麻油浸透,点燃以烟熏患处。有活血消肿、解毒止疼的作用。适用于痈疽轻证,七日前后照之

  • 心为汗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主血,汗为血之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五脏主五液中,心为汗。参见心主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