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医案著作。3卷。清·心禅僧撰。刊于1890年。卷一有医论十七条,历数庸医误人之过,立论明确,文笔犀利;并论治病当先熟习未病时之正常生理状态,强调病各不同,治法方药亦应随之而变;后二卷大多为内科杂病
见《中药材手册》。为覆盆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所撰《杜壬医准》1卷,系其本人医案,已佚。
出《事类合璧》。为柿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病藕包、藕包、藕包毒。臑即上臂,指生于上臂之痈。由风温或风火邪毒凝结而成。初起状如粟米样疹,或起一粒僵疙瘩者,逐渐热焮肿痛,以至绕臂臑漫肿。无晕者为顺,有晕者为逆。其症轻
脉象。脉伏而搏指。《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言伏鼓也。”
病名。出明·楼英《医学纲目》。又名风喉、暴喘。为小儿“暴喘而胀满”(《证治准绳》)的危重证候。多由“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痰热壅盛”(《幼幼集成》)所致。症见胸高气壅,肺胀喘满,两胁抬动,鼻翼扇动,大小
即指压行气法。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桑白皮,详该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