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指纹

小儿指纹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出唐·王超《水镜图诀》。观察指纹以诊断疾病,是儿科独特的诊病方法,其法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透气关是邪较深,纹达命关则病尤重,若指纹延伸至指端为“透关射甲”,则病更重。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是血络瘀闭。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浅深,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猜你喜欢

  • 吴嘉言

    【介绍】:明代医家。分水(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人。出身世医家庭,曾任太医院吏目。推崇儒理,著有《医学会元》、《针灸原枢》。其子吴学易,也以医闻名。

  • 理瀹骈文

    外治法专著。一名《外治医说》。清·吴尚先撰。1册,不分卷。刊于1870年。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并联系《子华子》一书所说“医者理也,药者瀹也”的涵义,故以《理瀹骈文》为书名。这是一部以膏药为主的外治

  • 脚气冲心

    脚气危证之一。见《外台秘要》卷十八。又称脚气攻心、脚气入心。指脚气病见心悸,气喘,呕吐诸症,甚则神志恍惚,言语错乱者。由邪毒上攻心胸所致。湿脚气而见攻心者,由于湿毒上攻,多伤阳,急宜温阳散寒,逐湿泄毒

  • 胸俞十二穴

    出《素问·气穴论》。即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十二穴。

  • 彭养浩

    【介绍】:见彭浩条。

  • 刮法

    ①针刺手法名。指用指甲向上或向下频频刮动针柄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感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将大指爪从针尾刮至针腰,此刮法也。”②推拿手法名。①以拇指侧或食、中两指指面在体表上,用力作快速的推动。《保

  • 黄芪建中汤

    《金匮要略》方。桂枝、炙甘草、生姜各三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饴糖(烊化)一升,黄芪一两半。水煎,分三次服。治阴阳气血不足,腹中拘急,自汗或盗汗,身重或不仁,脉大而虚等症。若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

  • 封藏之本

    指肾。《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封藏,固密储藏之意。肾有储藏五脏六腑之精,供身体生长发育的机能,宜固密不宜耗泄,否则将影响身体其他脏腑以至全身的机能。

  • 乳癣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癣候:“小儿面上癣,皮如甲错起、干燥,谓之乳癣。言儿饮乳,乳汁渍污儿面,变生此,仍以乳汁洗之,便瘥。”即奶癣,参见该条。

  • 珍珠母丸

    即珍珠丸第一方,见珍珠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