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藁本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由外感毒邪而致。耳下生核,环颈而生,皮色红光,疼或不疼,寒热交作。治宜疏风清火散结。用活络疏肝散,未溃者外用苍术三黄散,白烧酒调涂;已溃者用地棉根叶和红糖生捣敷。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走马牙疳的简称。《外科正宗》卷十一:“走马牙疳,言其患迅速,不可迟治也。乃痧痘余毒所中,又有杂病热甚而成者。初起牙龈作烂,随即黑腐作臭,甚者牙龈脱落,龈傍黑朽;不数日间,以致穿腮破唇。”详见走马牙疳条
病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丹毒。见该条。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疝之俗称。详疝条。
指在一般情况下经脉气血之多少。《素问·血气形志篇》:“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出《范汪方》。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胡麻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