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阴阳。位于足内踝下缘前、后之凹陷处,每侧二穴,左右计4穴。主治月经过多,赤白带下。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病名。出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①指胎气上逆。②指孕后火动胎元而喘。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亏而成。虚损病可概括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多见肺脾虚损。证见四肢无力,懒于言语,动作气短,自汗心烦。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野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桑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崔彧条。
【介绍】:见王好古条。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风痰。详见该条。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色似胭脂证。详该条。
病势危急。《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郑玄注:“革,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