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持针

持针

术者操持针具的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意谓针刺时拿针的方法,应以坚定有力为佳。以毫针为例,一般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捏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这样针刺时便不致弯曲,而直至腠里。亦即持针时要牢实,才能便于进针操作。

猜你喜欢

  • 顾练江

    【介绍】:见顾澄条。

  • 气壅喉痹

    病名。多由痰毒邪火之气壅塞肺系,肺气闭郁,气机不利所致。症见咽喉肿痛,痰涎稠粘,身发寒热。治宜宣肺气、祛风痰、清热毒。用荆芥、防风、桔梗、蝉蜕、僵蚕、瓜蒌、陈皮、枳壳、法夏、黄芩、梔子等煎服。

  • 证名。出《素问·异法方宜论》。挛为曲而不伸之状,常与拘、急并称,如拘挛、挛急、多属筋病。可分虚实寒热四证。《证治准绳·杂病》:“《内经》言挛皆属肝,肝主身之筋故也。……有热,有寒,有虚,有实。”虚挛多

  • 阴蚀疮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蚀。详该条。

  • 阴户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妇女的阴道外口。

  • 过塘莲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 李钦仲

    【介绍】:见李譔条。

  • 腹啼

    出《张氏医通》卷十。即子啼。详该条。

  • 大肠俞

    经穴名。代号BL25。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之背俞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腹胀,

  • 王绎庵

    【介绍】:见王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