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骨腔中的髓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身之骨髓。”参见髓条。
针刺手法名。《金针赋》:“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指针刺入穴后,先行九阳之数,得气后,将针或进或退,使气到病所。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胁痛。详该条。
病名。见《血证论》卷五。早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就有关于干血的记载,症状及治疗与本病一致。病因五劳所伤,虚火久蒸,干血内结,瘀滞不通,久则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津血不通外荣。症见经闭不行,
出《幼科金针》。即小儿积证。见该条。
古针具名。即镵针。《针灸大成》:“镵针……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见草药图经条。
气功术语。一般认为,在气功和武术中,静功和动功互相配合,效果显著。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穿山龙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脱囊,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