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檰芽

檰芽

《中药大辞典》:檰芽

药材名称檰芽

拼音Mián Yá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杜仲科植物杜仲初生嫩叶

化学成分叶含杜仲胶约3%,生物碱0.028%,葡萄糖甙0.072%,果胶7.3%,脂肪2.2%,树脂1.48%,有机酸1.49%,酮糖3.6%(水解前)、5.2%(水解后),醛糖0.95%,维生素C_48毫克%,以及咖啡酸、绿原酸、鞣质。糖甙中有桃叶珊瑚甙,树脂中含植物甾醇,有机酸中尚有苹果酸、酒石酸、延胡索酸等。

功能主治本草图经》:"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檰芽

药材名称檰芽

拼音Mián Yá

别名杜仲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

采收和储藏:春季嫩叶初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粗糙,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幼枝有黄褐色毛,后变无毛,老枝有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上面有槽,被散生长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长6-15cm,宽3.5-6.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老叶略有皱纹,边缘有锯齿;侧脉6-9对。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生于当年枝基部,雄花无花被,花梗无毛;雄蕊长约1cm,无毛,无退化雌蕊;雌花单生,花梗长约8mm,子房1室,先端2裂,子房柄极短。翅果扁平,长椭圆形,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围具薄翅;坚果位于中央,与果梗相接处有关节。早春开花,秋后果实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500m的低山、谷地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虚生津;解毒;止血。主身体虚弱;口渴;脚气;痔疮肿痛;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或研末,1-3g.

各家论述本草图经》: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衣

    药材名称竹衣拼音Zhú Yī别名金竹衣(《景岳全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原形态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

  • 棒棒草

    药材名称棒棒草拼音Bànɡ Bànɡ Cǎo别名孩儿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短小孩儿参的干燥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stellaria maximowicziana (Franch.

  • 狗齿

    《中药大辞典》:狗齿药材名称狗齿拼音Gǒu Chǐ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牙齿。化学成分含水分10.97~11.89%,钙25.99~27.60%,镁0.73~0.78%,氯0.17~0.19%

  • 毛叶轮环藤

    药材名称毛叶轮环藤拼音Máo Yè Lún Huán Ténɡ别名毛篸箕藤、银不换、金锁匙来源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毛叶轮环藤Cyclea barbat

  • 叶下珠

    药材名称叶下珠拼音Yè Xià Zhū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来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以全草入

  • 银线草根

    药材名称银线草根拼音Yín Xiàn Cǎo Gēn别名土细辛(《广西中药志》),四叶细辛(《湖南药物志》),天王七、拐拐细辛、四叶七、白毛七(《陕西中草药》)。出处《安徽药材》来

  • 铁藤

    药材名称铁藤拼音Tiě Ténɡ别名铁血藤、黑藤、三叶藤、血藤、巴豆藤[云南]来源豆科巴豆藤属植物铁藤Craspedolobium schochii Harms,以根、藤入药。四季可采,分别

  • 柿木皮

    《中药大辞典》:柿木皮药材名称柿木皮拼音Shì Mù Pí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柿蒂"条。功能主治治下血及汤火伤。

  • 慈乌胆

    《中药大辞典》:慈乌胆药材名称慈乌胆拼音Cí Wū Dǎn别名乌鸦胆(《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胆。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明日开瞽,功胜空青,点青盲最验。

  • 赤小豆

    《中国药典》:赤小豆药材名称赤小豆拼音Chì Xiǎo Dòu英文名SEMEN PHASEOLI别名赤豆、红小豆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