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乳

气乳

乳母忧思气结哺儿,令儿致病。因思则伤脾,儿饮其乳,则病吐泻腹胀面黄而啼(《证治准绳》)。

猜你喜欢

  • 郝允

    【介绍】:宋代医家。博陵(今河北省定县、蠡县一带)人。精通医术,治病多效。将《内经》一书加以注释名为《素问笺》。又将其医术传授太医赵宗古。

  • 胆虚不得眠

    证名。指胆虚受邪,神气不宁所致的失眠。《圣济总录》卷四十二:“论曰:胆虚不得眠者,胆为中正之官,是少阳其经也。若其经不足,复受风邪则胆寒,故虚烦而寝卧不安也。”治宜补肝温胆,可用温胆汤、酸枣仁丸、五补

  • 担肠痔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痔横在肛门。”即肛裂。参见肛裂条。

  • 治削

    药材的制作加工。出《金匮玉函经》。包括药材的去杂、切削等操作技术。如:①挑拣:除去非药用部分,如桑螵蛸去梗,牡丹皮去心。②颠簸:用柳条或竹制工具,上下左右振动,除去药材中的泥土、灰渣等杂质。③筛:用以

  • 八颗叶下珠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萩之别名,详该条。

  • 蓐劳

    病名。又名产后痨。《经效产宝》:“产后虚弱,喘乏作寒热状如疟,名为蓐痨。”因产后气血耗伤,调理失宜,感受风寒,或忧劳思虑等所致。症见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气逆,胸中痞,腹绞痛或刺

  • 大指

    拇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也指足大趾。《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

  • 觉斋居士

    【介绍】:见方导条。

  • 肝虚汗

    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肝虚而致自汗之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由肝虚而汗,则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汤。”参见自汗条。

  • 肺经燥痰

    痰证之一。即燥痰。见《不居集》卷十七。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