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风百解散

消风百解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消风百解散

药方名称消风百解散

处方荆芥白芷陈皮麻黄(去根节)、苍术,各二钱。甘草(炙),一钱。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发热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葱白三根,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如咳嗽加乌梅煎。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风百解散

药方名称消风百解散

处方荆芥白芷陈皮(洗.去白)、苍术麻黄(去节),各四两。甘草(炙)二两。

炮制上细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四肢倦怠,行步喘乏,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涕唾稠粘,痰涎壅盛,气急满闷,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二大钱,水一大盏,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七分,不拘时,温服,或茶酒调下。

欲发散邪风,入连须葱白三寸同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消风百解散

药方名称消风百解散

处方荆芥白芷陈皮(洗,去白)苍术麻黄(去节)各120克甘草(炙)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风寒,解表邪。治四时伤寒,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四肢倦怠;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涕唾稠粘,痰涎壅盛,气急满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 水350毫升,姜3片,乌梅1个,同煎至250毫升,不拘时温服,或用茶,酒调下。仍欲发散风邪,入连须葱白33厘米同煎。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厚朴麻黄汤

    《金匮要略》卷上:厚朴麻黄汤药方名称厚朴麻黄汤别名厚朴石膏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七)。处方厚朴9克麻黄12克石膏9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小麦30克五味子6克功能主治治咳而脉浮者。用法用

  • 大无比散

    药方名称大无比散处方桂府滑石(飞过)6两,粉草1两,辰砂(飞)3钱,雄黄(飞)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稀痘。主痘疮热毒大甚,红黑紫陷,惊狂谵语,引饮。用法用量每3-5岁服1钱,10岁服2钱,发热之初

  • 君子散

    药方名称君子散处方使君子仁。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五疳,小便白浊,泻痢无度。用法用量米饮调服。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二

  • 仙茅附桂八味汤加味

    药方名称仙茅附桂八味汤加味处方仙茅25克,附子15克,肉桂10克,熟地35克,山药25克,吴萸15克,巴戟肉25克,茯苓10克,枸杞果30克,黄芪20克,当归35克。功能主治补肾壮阳。主肾阳虚损。用法

  • 化痰逐瘀散结汤

    药方名称化痰逐瘀散结汤处方当归15-20克,白芍20克,蜈蚣10克,红花10克,牛膝12克,夏枯草15克,牡蛎15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主痰瘀相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调元肾气丸

    药方名称调元肾气丸处方怀生地(酒煮,捣膏)120克 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茯苓各60克人参当归身泽泻麦门冬(捣膏)龙骨地骨皮各30克木香砂仁各9克黄柏(盐水炒)知母(童便炒)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鹿角胶1

  • 白菜苡米粥

    药方名称白菜苡米粥处方小白菜500克 苡米60克制法先将苡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功能主治健脾祛湿,清热利尿。适用于急性肾炎之浮肿少尿者。用法用量食用时

  • 豆花散

    药方名称豆花散处方白扁豆花(焙干,紫者不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女白崩不止。用法用量炒米煮饮,入烧盐少许,空心数服。摘录《得效》卷十五

  • 荆芥四物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荆芥四物汤药方名称荆芥四物汤处方生地5钱,荆芥1钱半(炒黑),白芍1钱半(炒),当归3钱(醋炒),条芩1钱半(炒黑),川芎1钱,香附1钱半(童便制),地榆2钱(炒黑)。功能主治风

  • 归黄膏

    药方名称归黄膏处方当归2两,生地2两。制法用小磨香油6两,以小铜锅熬滚,将药切片放入,滓黑去滓,再入白蜡4两成膏。功能主治大疮,已破未破。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易简方便》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