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为王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东晋时期大臣,兼通医学。陈郡(今河南淮阳)人。讲求孝道,深得晋孝武帝的赏识,后因争权夺利失败自杀。著有《殷荆州要方》,已佚。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名医徐道度之父。
病名。见《医门法律·秋燥论》。指感受秋季燥气而发的热性病。一般病情较轻,传变较少。《六因条辨·秋燥辨论》:“因秋令太温,雨泽愆期,风阳化燥,皷寰宇,以致消烁之势,乘虚袭肺,肺失清肃,则洒洒恶寒,翕翕发
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以甲子年为开始运算之年。《素问·五运行大论》:“首甲定运。”
见《卫生家宝》。即柿蒂汤第一方。见柿蒂汤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妊娠。详该条。
病名。系患瘟疫而喉间色紫者。《喉科种福》卷三:“满喉皆黑皰,色淡黑,舌苔黑有刺,二便不通,余意此亦瘟疫喉也,拟以龙胆泻肝汤合青黛消斑饮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