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厚朴之药材名,详该条。
医论著作。清·王泰林撰。原系手稿,大多已残缺,仅存《肝病证治》一篇,收入《王旭高医书六种》。本篇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肝病证治,王氏将肝病分成肝气、肝风、肝火等不同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治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宋代药物学家。籍贯不详,原为澧州(今湖南澧县)县吏。、重视对药性的研究,强调处方用药必须了解药性。认为《开宝本草》、《图经本草》对一些药物考订不够严谨,沿袭旧说。于是历经十
见《本经逢原》。为猫胞衣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宋代官吏。字华父。蒲江(今四川蒲江)人。著《学医随笔》1卷。
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
书名。2卷。清·孙能迁撰。刊于1760年。本书系作者治疗小儿斑疹的经验总结。卷上记述该病的病理和治疗方药;卷下为作者经治医案。书名“阙待”,是作者认为要“阙其疑以待损益”的意思。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即鹳口疽。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以互相增强作用。如知母配黄柏。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刺莓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