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石寿棠

石寿棠

【介绍】:

见石芾南条。

猜你喜欢

  • 辨痈疽晕

    疮疡辨证方法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一。疮口周围出现红筋谓之晕。由脏腑受锐毒而成。古人认为晕少者易治,晕多者治疗较难。

  • 阳刚

    经外奇穴名。出《古今医统》。近代《中国针灸学》等名肠风。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处。主治小儿饮水不歇,黄疸,肠风下血,痔疮,腰痛,遗尿,遗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

  • 豆斑蝥

    见《国药的药理学》。为葛上亭长之别名,详该条。

  • 洗冤录辨正

    法医学著作。清·瞿中溶撰于1827年。1卷。作者鉴于《洗冤集录》一书屡为后人集注或改动,内容已与原著有所出入,遂以其所藏之元刻本为依据,与其他版本相互参校而成此书。书中强调早期检验的重要性,谓:“检验

  • 祛瘴辟瘟丹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厚朴、苍术、羌活、防风、陈皮、枳实、香附、牛蒡子各一钱,槟榔、白芷各八分,藿香、川芎各五分,细辛四分,甘草三分。加葱白,水煎服。治感受时行不正之气,瘟疫痧瘴。若

  • 舌上生菌

    病名。《鲍氏验方新编》卷一:“舌上生菌,此恶症也。初起如豆,渐大如菌,疼痛红烂,由心脾热毒所致。”即舌癌。参见舌岩条。

  • 孔以立

    【介绍】:清代医家。字毓礼。黎水(属河南)人。辑有《痢疾论》一书(1752年刊行),采集历代诸家论述,列述辨证、治法、方药,论述亦颇出心裁。

  • 吴坤安

    【介绍】:见吴贞条。

  • 卫气行

    《灵枢经》篇名。本篇详述卫气在一日中运行全身的情况,指出白天行子阳二十五周次,夜间行于阴二十五周次,故名。内容强调根据疾病属阴属阳的性质,配合卫气运行的规律来针刺治疗的重要性。

  • 闭暑

    病名。《医学心悟》卷三:“闭暑者,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闭之也。其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风寒也;口渴,烦心者,暑也。四味香薷饮加荆芥、秦艽主之。”参见暑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