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米碎花

米碎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米碎花

药材名称米碎花

拼音Mǐ Suì Huā

别名虾辣眼

来源山茶科柃木属植物米碎花Eurya chinensis R. Brown,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甘、淡,微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敛疮。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外用治烧烫伤,脓泡疮。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粉麻油调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米碎花

药材名称米碎花

拼音Mǐ Suì Huā

别名梅养东(侗名)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米碎花。全年可采。

原形态灌木,高1~3米。嫩枝略有棱,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小,倒卵形,长2~4厘米,宽1.2~1.8厘米,先端钝,略尖或圆,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细锯齿;叶柄长2~3毫米。花具短柄,白色,雄花2~4朵腋生;苞片细小,2枚;萼片卵圆形,无毛;花瓣倒卵形;雄蕊15;雌花1~4朵腋生;萼片卵形,无毛;花瓣卵形,子房无毛,花柱3浅裂。浆果球形,径约4毫米。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云南、贵州,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复方治脓疱疮:米碎花五钱,金银花藤三钱。煨水服和外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米碎花

药材名称米碎花

拼音Mǐ Suì Huā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Eurya

别名虾辣眼、米碎仔、矮茶。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米碎花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chinensis R. B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米碎花 小灌木,高达1.5m。嫩枝有2棱,与顶芽均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3mm;叶片薄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5cm,宽1-2cm,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边缘密生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1-4朵腋生;花白色至黄绿色;萼片5,卵形,宿存,无毛;雄花苞片细小,花瓣倒卵形,长3-3.5mm,雄蕊约15,有或无退化子房;雌花花瓣卵形,长2-2.5mm,无雄蕊,子房无毛,花柱长1.5-2mm,先端3浅裂。浆果圆球形,直径约4mm,熟时黑色。花期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山草地、村旁、河岸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淡、微涩、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剑疮。主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疮疡肿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建神曲

    药材名称建神曲拼音Jiàn Shén Qū别名泉州神曲(《药性考》),范志曲、百草曲(《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制法①取枳

  • 山黄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黄菊药材名称山黄菊别名金菊花、旱山菊、旋覆花[广西]来源菊科山黄菊Anisopappus chinensis (L.) Hook. et Ar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

  • 山大黄(波叶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波叶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中国药植志》),土大黄、台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峪黄、籽黄(《大同药用植物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续随子茎中白汁

    《中药大辞典》:续随子茎中白汁药材名称续随子茎中白汁拼音Xù Suí Zǐ Jīnɡ Zhōnɡ Bái Zhī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茎中的白色乳汁。原

  • 蔗鸡

    《中药大辞典》:蔗鸡药材名称蔗鸡拼音Zhè Jī出处《中国新医药》9:11,1954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茁生之嫩芽。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甘蔗"条。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

  • 紫苏子

    《中国药典》:紫苏子药材名称紫苏子拼音Zǐ Sū Zǐ英文名FRUCTUS PERILLAE别名苏子、黑苏子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成熟

  • 益智

    药材名称益智拼音Yì Zhì英文名FRUCTUS ALPINIAE OXYPHYLLAE别名益智仁、益智子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 的干燥

  • 木芙蓉花

    药材名称木芙蓉花拼音Mù Fú Rónɡ Huā别名芙蓉花(《清异录》),地芙蓉花(《本草图经》),拒霜花(《益部方物略记》),七星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芙蓉、霜

  • 鬣羚骨

    药材名称鬣羚骨拼音Liè Línɡ Gǔ英文名Bone of mane antelope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四肢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icor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