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榔木

红榔木

《中药大辞典》:红榔木

药材名称红榔木

拼音Hónɡ Lánɡ Mù

别名棉榔树

出处《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皮粗糙,嫩枝有薄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6厘米,宽3~4厘米,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有10~13对侧脉,主脉略偏斜。果实倒卵形,先端有深凹口。

生境分部生于山下、河边、土质肥沃的地方。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接骨,消肿,止血。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红棉木粉末适量,敷于创面,加压后包扎。

②治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红梅木研粉,加酒调为糊状,敷患处,三天换药一次。

③治跌打肿痛:红榔水粉末一至二钱酒冲服,日服二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榔木

药材名称红榔木

拼音Hónɡ Lánɡ Mù

别名大树皮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毛榆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adrossowii Litw.var.virgata(Planch.)Grudz.[U.virgata Wall.ex Planch.;U.Pumila L.var.pilosa Rehd.]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去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皮纵裂;当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3-0.7cm;托叶早落;叶片卵形、椭圆形,稀菱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斜宽楔形,上面密生硬毛,粗糙,下面有柔毛,尤以脉上显着,有时无毛,但至少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重锯齿。翅果圆形或近圆形,长8-15mm,宽6-12mm,无毛,果翅淡绿色,果核部分淡红色,位于翅果中部,果梗被毛。花、果期2-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400m的坡地及山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主骨折;跌打伤痛;外伤出血;胃肠出血;尿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剑叶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剑叶耳草药材名称剑叶耳草别名少年红、长尾耳草、千年茶、铁扫把来源茜草科剑叶耳草Hedyotis lancea Thunb. ex Maxim. [Oldenlandia Lance

  • 黄杨子

    药材名称黄杨子拼音Huánɡ Yánɡ Zǐ出处《履巉岩本草》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果实。性味《履巉岩本草》:"性凉,无毒。"功能主治《履巉岩本草》:"

  • 鸡蛋七叶

    药材名称鸡蛋七叶拼音Jī Dàn Qí Yè英文名Panax zigniberensis C. Y. Wu et Feng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姜状三七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zin

  • 冰片

    《中国药典》:冰片药材名称冰片拼音Bīnɡ Piàn英文名BORNEOLUM SYNTHETICUM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来源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

  • 大蝎子草

    药材名称大蝎子草拼音Dà Xiē Zi Cǎo别名大荨麻,大荃麻、蝎子草来源荨麻科蝎子草属植物大蝎子草Girardinia palmata (Forsk.) Gaud.,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中药大辞典》:铁药材名称铁拼音Tiě出处《本经》来源为一种灰黑色的金属。主要由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炼出。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生铁(含碳量在1.7%以上)、熟铁(含碳量在0.2%以下)和钢铁(

  • 雀梅藤根

    药材名称雀梅藤根拼音Què Méi Ténɡ Gēn出处《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功能主治治鹤膝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

  • 瓜蒌

    《中国药典》:瓜蒌药材名称瓜蒌拼音Guā Lóu英文名FRUCTUS TRICHOSANTHI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

  • 散血子

    药材名称散血子别名紫背天葵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天葵秋海棠Begonia fimbristipulata Hance,以块茎和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咳化痰,

  • 慈姑花

    《中药大辞典》:慈姑花药材名称慈姑花拼音Cí Gū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泽泻利植物慈姑的花。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明目,去湿。治一切疗肿痔漏。"&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