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绿风内障

绿风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绿风绿风内障证绿水灌珠绿水灌瞳绿风变花。为五风变内障之一。多由肝胆风火升扰,或阴虚阳亢,气血不和引起。证见发病迅猛,眼珠剧烈胀痛,牵引眼眶头额胀急,疼痛欲裂,恶心呕吐,视力锐减,见灯光周围似有彩虹环绕,抱轮红赤,黑睛雾状混浊,瞳神散大呈淡绿色,眼珠变硬,“乃青风变重之证,久则变为黄风”(《张氏医通》卷八)。本病类今之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由肝胆风火引起者,宜平肝、熄风泻火,用绿风羚羊饮加减;由阴虚阳亢,气血不和引起者,宜滋养肝肾,调和气血,用明目地黄丸加减。

猜你喜欢

  • 三花神祐丸

    《宣明论方》卷八方。甘遂、大戟、芫花(醋酒拌炒)各半两,牵牛子二两,大黄一两,轻粉一钱。为细末,泛水为丸,小豆大,初服五丸,以后每服加五丸,温开水送下,日三次,加至快利后却常服,病去为度。治中满腹胀,

  •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见内经拾遗方论条。

  • 横舌

    见舌横条。

  • 高敏之

    【介绍】:见高若讷条。

  • 风血痹

    病名。即血痹。《太平圣惠方》卷十九:“夫风血痹者,由体虚之人,阴邪入于血经故也。若阴邪入于血经而为痹,故为风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皆由优乐之人,骨弱肌肤充盛,因疲劳汗出,肤腠易开,为风邪所侵故

  •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书名。又名《灵枢注证发微》。明·马莳注。9卷。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81篇。但卷数则合并为9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逐篇、逐节

  • 吊钟花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 淋秘

    病证名。秘通闭。《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详淋闭条。

  • 淋溲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淋沥之意。详淋条。

  • 湿毒下血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证治准绳·杂病》:“下血腹中不痛,谓之湿毒下血。”多因湿毒结蓄大肠,损伤脉络所致。证见大便下血,血色不鲜,或紫黑如赤豆汁,小便不利,胸膈胀闷,饮食减少,或面色深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