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肠风下血

猜你喜欢

  • 参三七

    见《本草便读》。即三七,详该条。

  • 时贤

    【介绍】:唐翰林学士。长于产科,撰有《产经》2卷。

  • 阳庆

    见公乘阳庆条。

  • 夹热腹痛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又名挟热痛。小儿热邪内积、气机不畅而致的腹痛。症见腹痛伴有面赤唇红,壮热烦躁、手足心热、多发于夜。治宜清热理气。用四顺清凉饮(白芍、当归、大黄、甘草)加青皮、枳壳,亦可针刺行间

  • 头风散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即头风摩散,见该条。

  • 牝痔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肛边有漏孔,漏管弯曲,便后出血的病症。相当于肛漏。又《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描写牝痔症状为:“肛边生疮而出血也。”

  • 纯艾条

    见艾卷条。

  • 至治

    指妥善而有效的治疗。《灵枢·百病始生》:“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 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

    书名。又名《伤寒方论》1卷。清·徐彬撰。刊于1667年。作者推崇喻嘉言《尚论篇》,但认为喻氏书略于方论,遂专辑方论,选录《尚论篇》中论证大意,分注于《伤寒论》113方之下,方解部分发挥己见以阐析仲景立

  • 花扫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