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即水毒病,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5。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巨处。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再旁开1.5寸处。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不明,癫痫等。沿皮刺0.3~0.5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血崩。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即胃阴虚。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拔罐疗法器具。是一种大小不等,口部光平而不漏气的瓶罐。因其以燃火排除罐内空气,利用负压而吸附皮表,故名。古代火罐用兽角、竹筒、陶土制成;近代普遍用玻璃、竹管或金属制作。参见火罐法条。
【介绍】:元代医生。怀远(今安徽怀远)人。五世皆以医名。肯堂更负盛名,与朱彦实、朱莹、秦子通四人齐名于怀远。
《叶氏女科证治》。即经来胁痛。详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子死腹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