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水龙骨之别名,详该条。
出《针灸甲乙经》注。即大泻刺,见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慎元。浭阳(属河北丰润县)人。辑撰有《医学汇海》36卷(1820年),包括医理、杂病、补论温疫、脉法等部分。
证名。属虚哮范畴。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多因偏嗜咸酸,久延体虚而致。详虚哮条。盐哮亦有偏实者,《医碥》卷二:“食味酸咸太过,幼时多食盐醋,往往成此疾,俗谓之盐哮。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
即补脾益气。详该条。
医案著作徐衡之、姚若琴合编。刊于1933年。本书选辑宋至清代46位医家医案,以人为纲,以证为目。案后多附前人评注,阐发医理,评其利弊,使读者易于掌握治案用意。但所附医家传略及某些治案,或有荒诞迷信之处
出《灵枢·经别》。即足太阴经别。详该条。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出《神农本草经》。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以互相增强作用。如知母配黄柏。
【介绍】:见周守忠条。